紫团参寄王定国
[宋代]:苏轼
谽谺土门口,突兀太行顶。
岂惟团紫云,实自俯倒景。
刚风被草木,真气入苕颖。
旧闻人衔芝,生此羊肠岭。
纤攕虎豹鬣,蹙缩龙蛇瘿。
蚕头试小嚼,龟息变方聘。
矧予明真子,已造浮玉境。
清宵月挂户,半夜珠落井。
灰心宁复然,汗喘久已静。
东坡犹故目,北药致遗秉。
欲持三桠根,往侑九转鼎。
为子置齿颊,岂不贤酒茗。
谽谺土門口,突兀太行頂。
豈惟團紫雲,實自俯倒景。
剛風被草木,真氣入苕穎。
舊聞人銜芝,生此羊腸嶺。
纖攕虎豹鬣,蹙縮龍蛇瘿。
蠶頭試小嚼,龜息變方聘。
矧予明真子,已造浮玉境。
清宵月挂戶,半夜珠落井。
灰心甯複然,汗喘久已靜。
東坡猶故目,北藥緻遺秉。
欲持三桠根,往侑九轉鼎。
為子置齒頰,豈不賢酒茗。
唐代·苏轼的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 苏轼的诗(2851篇) 〕
元代:
丁复
江上休为郡,淮边入战场。径来悲棹短,避去恐谋□。
夹道松行直,临池藓甃方。萧然忘执热,宴坐有清凉。
江上休為郡,淮邊入戰場。徑來悲棹短,避去恐謀□。
夾道松行直,臨池藓甃方。蕭然忘執熱,宴坐有清涼。
元代:
刘昂霄
南山如碧环,缺处苍崖开。当年造物手,办此何神哉。
睥睨倚天壁,千古封莓苔。源源万斛泉,飞出重山来。
南山如碧環,缺處蒼崖開。當年造物手,辦此何神哉。
睥睨倚天壁,千古封莓苔。源源萬斛泉,飛出重山來。
明代:
邵宝
春残才作探春行,古寺寻僧懒问名。近海景多频立马,对花情剧更闻莺。
镜湖敢乞君分赐,宝地偏教佛主盟。却忆江南如画里,万峰青接水边城。
春殘才作探春行,古寺尋僧懶問名。近海景多頻立馬,對花情劇更聞莺。
鏡湖敢乞君分賜,寶地偏教佛主盟。卻憶江南如畫裡,萬峰青接水邊城。
:
弘历
老翁犁把耕新润,弱妇筐钩伐远扬。常在豳风图画里,那能辛苦忘农桑。
老翁犁把耕新潤,弱婦筐鈎伐遠揚。常在豳風圖畫裡,那能辛苦忘農桑。
宋代:
许及之
借得渔乡住,蟾光忽满轮。金波随短棹,银汉有通津。
几度中秋月,今宵自在身。一尊消得醉,眼底欠诗人。
借得漁鄉住,蟾光忽滿輪。金波随短棹,銀漢有通津。
幾度中秋月,今宵自在身。一尊消得醉,眼底欠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