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千里得晋献之保母碑及砚索诗
[宋代]:苏泂
客从王家来,示我王家物。
云是彼樵者,垦山之所得。
升沉有时节,至宝不浪出。
祖先暨儿息,嗜好俱第一。
青毡未渠失,近代无此笔。
观其逼人处,造次神品入。
石遗半缺齧,行草百十七。
昭陵不可及,季孟精爽集。
天地倏开张,鬼神为之泣。
泓也玉璧姿,肯为泥沙没。
呜呼黄祊殉,人事止枯骨。
临池例饮墨,有底鹅领识。
夫君矧其后,妙契过漂石。
居然今视昔,年数正八百。
客從王家來,示我王家物。
雲是彼樵者,墾山之所得。
升沉有時節,至寶不浪出。
祖先暨兒息,嗜好俱第一。
青氈未渠失,近代無此筆。
觀其逼人處,造次神品入。
石遺半缺齧,行草百十七。
昭陵不可及,季孟精爽集。
天地倏開張,鬼神為之泣。
泓也玉璧姿,肯為泥沙沒。
嗚呼黃祊殉,人事止枯骨。
臨池例飲墨,有底鵝領識。
夫君矧其後,妙契過漂石。
居然今視昔,年數正八百。
唐代·苏泂的简介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
► 苏泂的诗(397篇) 〕
明代:
李攀龙
相国园亭种牡丹,枝枝风雨怨春寒。主人车马城中惯,知傍谁家锦障看。
相國園亭種牡丹,枝枝風雨怨春寒。主人車馬城中慣,知傍誰家錦障看。
宋代:
韩淲
离群常恨不能佳,桂到秋深处处花。幽讨既寻泉水矣,傍搜岂忘月轩耶。
翁留觞酌时煨栗,友为炉熏更作茶。不是襟期安得此,世间馀事我何加。
離群常恨不能佳,桂到秋深處處花。幽讨既尋泉水矣,傍搜豈忘月軒耶。
翁留觞酌時煨栗,友為爐熏更作茶。不是襟期安得此,世間馀事我何加。
明代:
谢榛
阖闾城外几烽烟,非复淮阳卧阁年。坐啸江山奇策定,仰看星斗壮心悬。
石头云逐东征马,扬子波回北饷船。乱后不堪吴税重,行春海上问荒田。
阖闾城外幾烽煙,非複淮陽卧閣年。坐嘯江山奇策定,仰看星鬥壯心懸。
石頭雲逐東征馬,揚子波回北饷船。亂後不堪吳稅重,行春海上問荒田。
宋代:
陆游
稚荷出水榴花开,长苖圜鼙送举杯。
村邻相乐君勿笑,要是安健无凶灾。
稚荷出水榴花開,長苖圜鼙送舉杯。
村鄰相樂君勿笑,要是安健無兇災。
宋代:
晁补之
斗鸡击剑邺王台,万古英雄死不埋。
子去悲歌宜有和,露萤白首亦常材。
鬥雞擊劍邺王台,萬古英雄死不埋。
子去悲歌宜有和,露螢白首亦常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