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魑魅代书寄家人
[唐代]:沈佺期
魑魅来相问,君何失帝乡。龙钟辞北阙,蹭蹬守南荒。
览镜怜双鬓,沾衣惜万行。抱愁那去国,将老更垂裳。
影答余他岁,恩私宦洛阳。三春给事省,五载尚书郎。
黄阁游鸾署,青缣御史香。扈巡行太液,陪宴坐明光。
渭北升高苑,河南祓禊场。烟花恒献赋,泉石每称觞。
暇日从休浣,高车映道傍。迎宾就丞相,选士谒昭王。
侍宠言犹得,承欢谓不忘。一朝贻厚谴,五宅竟同防。
凶竖曾驱策,权豪岂易当。款颜因侍从,接武在文章。
且惧威非rP,宁知心是狼。身犹纳履误,情为覆盆伤。
可叹缘成业,非关行昧藏。喜逢今改旦,正朔复归唐。
河谶随龙马,天书逐凤凰。朝容欣旧则,宸化美初纲。
告善雕旌建,收冤锦旆张。宰臣更献纳,郡守各明扬。
礼乐移三统,舟车会八方。云沙降白遂,秦陇献烧当。
三赦重天造,千推极国详。大招思复楚,于役限维桑。
涨海缘真腊,崇山压古棠。雕题飞栋宇,儋耳间衣裳。
伏枕神馀劣,加餐力未强。空庭游翡翠,穷巷倚桄榔。
缘体分殊昔,回眸宛异常。吉凶恒委郑,年寿会询唐。
家本传清白,官移重挂床。上京无薄产,故里绝穷庄。
碧玉先时费,苍头此自将。兴言叹家口,何处待赢粮。
计吏从都出,传闻大小康。降除沾二弟,离拆已三房。
剑外悬销骨,荆南预断肠。音尘黄耳间,梦想白眉良。
复此单栖鹤,衔雏愿远翔。何堪万里外,云海已溟茫。
戚属甘胡越,声名任秕糠。由来休愤命,命也信苍苍。
独坐寻周易,清晨咏老庄。此中因悟道,无问入猖狂。
魑魅來相問,君何失帝鄉。龍鐘辭北阙,蹭蹬守南荒。
覽鏡憐雙鬓,沾衣惜萬行。抱愁那去國,将老更垂裳。
影答餘他歲,恩私宦洛陽。三春給事省,五載尚書郎。
黃閣遊鸾署,青缣禦史香。扈巡行太液,陪宴坐明光。
渭北升高苑,河南祓禊場。煙花恒獻賦,泉石每稱觞。
暇日從休浣,高車映道傍。迎賓就丞相,選士谒昭王。
侍寵言猶得,承歡謂不忘。一朝贻厚譴,五宅竟同防。
兇豎曾驅策,權豪豈易當。款顔因侍從,接武在文章。
且懼威非rP,甯知心是狼。身猶納履誤,情為覆盆傷。
可歎緣成業,非關行昧藏。喜逢今改旦,正朔複歸唐。
河谶随龍馬,天書逐鳳凰。朝容欣舊則,宸化美初綱。
告善雕旌建,收冤錦旆張。宰臣更獻納,郡守各明揚。
禮樂移三統,舟車會八方。雲沙降白遂,秦隴獻燒當。
三赦重天造,千推極國詳。大招思複楚,于役限維桑。
漲海緣真臘,崇山壓古棠。雕題飛棟宇,儋耳間衣裳。
伏枕神馀劣,加餐力未強。空庭遊翡翠,窮巷倚桄榔。
緣體分殊昔,回眸宛異常。吉兇恒委鄭,年壽會詢唐。
家本傳清白,官移重挂床。上京無薄産,故裡絕窮莊。
碧玉先時費,蒼頭此自将。興言歎家口,何處待赢糧。
計吏從都出,傳聞大小康。降除沾二弟,離拆已三房。
劍外懸銷骨,荊南預斷腸。音塵黃耳間,夢想白眉良。
複此單栖鶴,銜雛願遠翔。何堪萬裡外,雲海已溟茫。
戚屬甘胡越,聲名任秕糠。由來休憤命,命也信蒼蒼。
獨坐尋周易,清晨詠老莊。此中因悟道,無問入猖狂。
唐代·沈佺期的简介
沈佺期,字云卿,相州内黄人。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开元初卒。建安后,讫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佺期与宋之问,尤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语曰:苏李居前,沈宋比肩。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
► 沈佺期的诗(168篇) 〕
元代:
许衡
雨水添新涨,陂湖没旧痕。人迷堤口路,船上树头村。
岁事知前误,秋耕未可论。谁怜徭役外,天亦吝深恩。
雨水添新漲,陂湖沒舊痕。人迷堤口路,船上樹頭村。
歲事知前誤,秋耕未可論。誰憐徭役外,天亦吝深恩。
清代:
邹尧廷
岩疆数十里,良楛各异族。地连颍与毫,犷悍习成俗。
颇闻道旁言,谓我少严酷。抚心良自惭,十载负民牧。
岩疆數十裡,良楛各異族。地連颍與毫,犷悍習成俗。
頗聞道旁言,謂我少嚴酷。撫心良自慚,十載負民牧。
:
黄节
英雄心事托琴中,独访孤台过断虹。满地夕阳号朔雁,隔帘人影瘦西风。
秋花晚节多迟暮,古调今弹有异同。不为知音为知志,苍茫山水月湖东。
英雄心事托琴中,獨訪孤台過斷虹。滿地夕陽号朔雁,隔簾人影瘦西風。
秋花晚節多遲暮,古調今彈有異同。不為知音為知志,蒼茫山水月湖東。
:
刘崧
莫叹飘零万里身,尊前相见即相亲。黄花翠竹来江外,紫蟹银鱼出海滨。
雁度石门云气近,乌啼金井露花新。不辞令节成欢醉,总是登高能赋人。
莫歎飄零萬裡身,尊前相見即相親。黃花翠竹來江外,紫蟹銀魚出海濱。
雁度石門雲氣近,烏啼金井露花新。不辭令節成歡醉,總是登高能賦人。
明代:
杨荣
左峰俨飞盖,右峰如聚毂。两峰并高寒,对峙气清淑。
羡尔志冲澹,于焉构书屋。中藏万卷馀,琅琅时诵读。
左峰俨飛蓋,右峰如聚毂。兩峰并高寒,對峙氣清淑。
羨爾志沖澹,于焉構書屋。中藏萬卷馀,琅琅時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