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相争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出处清 湘灵子《轩亭冤 哭墓》:“波翻血海全球悯,问谁敢野蛮法律骂强秦?笑他鹬蚌相争演出风云阵。”
例子肃清日寇吾侪事,鹬蚌相争笑列侯。朱德《和董必武同志七绝》之三
基础信息
拼音yù bàng xiāng zhēng
注音ㄩˋ ㄅㄤˋ ㄒ一ㄤ ㄓㄥ
繁体鷸蜯相爭
感情鹬蚌相争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鹬蚌相危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鬼怕恶人(意思解释)
- 太岁头上动土(意思解释)
- 门当户对(意思解释)
- 以权谋私(意思解释)
- 乐道好古(意思解释)
- 损人不利己(意思解释)
- 销声匿迹(意思解释)
- 笃近举远(意思解释)
- 促膝谈心(意思解释)
- 废书而叹(意思解释)
- 万里长城(意思解释)
- 一寸光阴一寸金(意思解释)
- 罪上加罪(意思解释)
-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意思解释)
- 羽旄之美(意思解释)
- 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意思解释)
- 有求必应(意思解释)
- 如痴如醉(意思解释)
- 法不阿贵(意思解释)
- 安身立命(意思解释)
- 胡支扯叶(意思解释)
- 白云苍狗(意思解释)
- 金口木舌(意思解释)
- 显亲扬名(意思解释)
- 刚愎自用(意思解释)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意思解释)
- 魂飞天外(意思解释)
- 形形色色(意思解释)
※ 鹬蚌相争的意思解释、鹬蚌相争是什么意思由诗文谜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度外之人 | 度外:心在计度之外。指与某人或某集团没有关系或关系不近的人。即局外人。 |
鹰击长空 | 谓雄鹰振翅飞翔于辽阔的天空。亦比喻有雄心壮志的人在广阔的领域中施展自己的才能。 |
长夜之饮 | 指通宵宴饮。 |
患难与共 | 患难:危险艰苦的环境;与共:在一起。指在不利处境中共同承担灾难和困苦。 |
尾生之信 | 尾生:古代传说中坚守信约的人,他为守约而甘心淹死。比喻只知道守约,而不懂得权衡利害关系。 |
外圆内方 | 形容外表随和;内里刚直。圆:圆通;方:方正。 |
夜深人静 | 深夜没有人声;非常寂静。 |
大包大揽 | 把事情、任务等尽量兜揽过来。 |
经纬天下 | 经,纬:治理。指治理国家。 |
反老还童 | 反:回。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 |
离弦走板 | 比喻言行偏离公认的准则。 |
俭以养德 | 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 |
文山会海 | 形容文件会议多得泛滥成灾。 |
半夜三更 | 三更:旧时一夜分为五更;半夜子时为三更;即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 |
共为唇齿 | 比喻互相辅助。 |
稳如泰山 | 稳:稳固。稳固得像泰山一样。形容极其稳固;不可动摇。 |
踵武前贤 | 踵:脚跟。武:足迹。跟随着前人的脚步走。比喻效法前人。 |
赤胆忠心 | 赤:赤诚、真诚;忠:忠诚。形容很忠诚;有时也指非常真诚的心。也作“忠心赤胆”。 |
以夷制夷 | 夷:旧时泛指外族或外国。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内部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 |
无声无息 | 息:音信;消息。没有声音;没有气息。形容没有声响;不为人觉察。 |
驰魂宕魄 | 形容振撼心灵。 |
搬弄是非 | 搬弄:挑拨;是非:指口舌纷争。把别人的话搬来弄去;有意从中挑拨是非出来。 |
今夕何夕 | 今夜是何夜?多用作赞叹语。谓此是良辰。 |
末大必折 | 谓树木枝端粗大,必折其干。喻下属权重,危及上级。 |
鸡毛蒜皮 | 比喻无关紧要的小事或毫无价值的东西。 |
现实主义 | 注重事实或现实,反对一切不切实际或空想的性格 |
金蝉脱壳 | 金蝉:金黄色的知了;壳:坚硬的外皮。蝉变为成虫时脱去原来的外壳。比喻用计脱身;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 |
无恶不作 | 恶:坏事。没有哪样坏事不干的。指干尽了坏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