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形骸的成语故事


土木形骸

拼音tǔ mù xíng hái

基本解释形骸:指人的形体。形体象土木一样。比喻人的本来面目,不加修饰。

出处《晋书 嵇康传》:“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


土木形骸的典故

晋朝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身高七尺八寸,风度翩翩,善于行文。他的形体如同土木一样自然,不需要刻意修饰。他为人桀骜不逊,善于弹琴,终因与世俗不容而被杀害。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土木形骸)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自暴自弃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上》:“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惨不忍睹 清 黄小配《洪秀全演义》:“尸首堆积,惨不忍睹。”
过五关,斩六将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谢扶民《壮族人民优秀的儿子韦拔群》:“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于是双方的随员就对打起来了。”
源源不断 《孟子 万章上》:“欲常常而见之,故源源而来。”
不攻自破 唐 顾德章《上中书门下及礼院详议东都太庙修废状》:“是有都立庙之言,不攻而自破矣。”
目眩心花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7卷:“任道元抬头起来看见,惊得目眩心花,魂不附体。”
叽叽喳喳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7回:“忽然又听得隔房一阵人声,叽叽喳喳说的都是天津话。”
众建贤才 宋·王安石《上时政疏》:“盖夫天下至大器也,非大明法度,不足以维持;非众建贤才,不足以保守。”
异宝奇珍 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 东坡四》:“嗟呼,世不乏奇珍异宝,乏识者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