咄咄逼人的成语故事


咄咄逼人

拼音duō duō bī rén

基本解释①气势汹汹;盛气凌人;言语或神态中有一种威胁逼人的气势。咄咄:表示惊奇的声音。②形容本领赶上或超过别人;令人惊诧。

出处晋 卫铄《与释某书》:“卫有一弟子王逸少,甚能学卫真书,咄咄逼人。”


咄咄逼人的典故

有一次,东晋顾恺之和桓玄,在建康殷仲堪家中谈笑取乐。他们约定说“危语”(用一句话形容一个非常危险的情况)。大家说的高兴时,忽然旁边一位参军插嘴道:“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由于当时在场的殷仲堪正好是瞎了一只眼睛的,听了此话自觉难堪,但又不便当众发怒,只好说了一句语双关的话聊做解嘲:“呦,真是咄咄逼人呀。”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咄咄逼人)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训练有素 清 赵翼《廿二史札记》:“兵尚书张鏊请以列显为指挥佥事,专训练。显亦为当时名将,所至有功,故知训练有素。”
用心竭力 明·无名氏《破天阵》:“如今圣人招贤纳士,豁达大度,正用你股肱之臣,则要你用心竭力也。”
日日夜夜 洪深《青龙潭》第二幕:“这里,刘秀三日日夜夜的车水,车的晕倒在水车上。”
默不做声 玛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三卷:“刘峰默不做声,顺着梯子下了几阶,又回身关好柜底板。”
翩翩起舞 唐 李白《高句骊》:“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
浪费笔墨 老舍《多鼠斋杂谈》:“他便也只会忌妒,而一天到晚浪费笔墨,攻击别人,且自鸣得意。”
珠宫贝阙 战国楚·屈原《九歌·河伯》:“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朱宫。”
十羊九牧 《隋书 杨尚希传》:“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
海底捞月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7卷:“先前的两个轿夫,却又不知姓名住址,有影无踪,海中捞月,眼见得一个夫人送在别处去了。”
生死有命 晋·葛洪《抱朴子·对俗》:“生死有命,修短素定,非彼药物,所能损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