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刃而解的成语故事


迎刃而解

拼音yíng rèn ér jiě

基本解释碰着刀口就分开了。比喻事情容易处理;问题容易解决。

出处《晋书 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迎刃而解的典故

公元280年,西晋镇南大将军杜预向晋武帝司马炎建议,讨伐吴国,他调兵遣将,10天功夫就占领了长江流域的大片地方。当时有人建议收兵待来年春天再战。杜预认为要乘胜追击,趁士气高涨时出兵就能迎刃而解,不久就一举占了吴国。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迎刃而解)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月明千里 南朝 宋 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
死脑瓜骨 锦云等《草莓三爷》:“你呀,就是死脑瓜骨!”
好说歹说 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三回:“掌柜的便同他们好说歹说,说我们都是乡邻,你们也犯不着来害我。”
章甫荐履 《文选 贾谊<吊屈原文>》:“章甫荐履,渐不可久兮。”
反求诸己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扫地出门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84回:“有七八年的,也有三四年的,也有昨年的,也还有几次利息还过的。要是清白扫地出门,总得两千两。”
罗掘一空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30回:“是时宁城已罗掘一空,急切不得巨款,没奈何任他所为。”
损人不利己 鲁迅《书信 致曹聚仁》:“只有损人而不利己的事,我是反对的。”
鼻青脸肿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44回:“这恶贼原想着是个暗算,趁着军官作下揖去,不能防备,这一脚定然鼻青脸肿。”
爱才如渴 清·叶燮《原诗·外篇上》:“嫉恶甚严,爱才若渴,此韩愈之面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