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形于色的成语故事


喜形于色

拼音xǐ xíng yú sè

基本解释形:表露;色:脸色。内心的喜悦表现在脸上。形容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出处《北史 高允传》:“允喜形于色,语人曰:‘天恩以我笃老,大有所赉,得以赡客矣。’”


喜形于色的典故

南北朝时期,魏国大臣高允深受皇帝的宠爱,在他暮年时期,他坚信自己能活到100岁。一次得了小病,家人给他请大夫看病,他始终坚持料理政务。皇帝派人给他送去很多礼物,估计他活不多久了作为办丧事用。高允喜形于色,认为皇帝对他无微不至。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喜形于色)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狐群狗党 元 尚仲贤《气英布》第四折:“咱若不是扶刘锄项,逐着那狐群狗党,兀良怎显得咱这黥面当王!”
讴功颂德 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民皆歌乐之,颂其德。”
火树银花 唐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心里有鬼 莫应丰《将军吟》第28章:“你这个小子,心里有鬼,不甘心。”
用心良苦 清·钱谦益《题怀麓堂诗钞》:“孟阳于恶疾沉痼之后,出西涯之诗疗之,曰:‘此引年之药物,亦攻毒之箴砭,其用心良亦苦矣。’”
活蹦乱跳 曹禺《日出》第四幕:“我一定可以把小东西还是活蹦乱跳地找回来。”
天昏地暗 唐 韩愈《龙移》:“天昏地黑蛟龙移,雷惊电激雄雌随。”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七回:“宋江听罢,扯定两个公人说道:“却是苦也!正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饿虎吞羊 《清平山堂话本 五戒禅师私红莲记》:“一个初侵女色,由如饿虎吞羊。”
咄咄逼人 晋 卫铄《与释某书》:“卫有一弟子王逸少,甚能学卫真书,咄咄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