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假不归的成语故事


久假不归

拼音jiǔ jiǎ bù guī

基本解释假:借;归:归还。本指长期借用一直不归还。后指长期告假不回来。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


暂未找到成语久假不归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久假不归)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不厌其烦 宋 袁燮《挈斋集》:“贽之先君,不惮其烦,而帝每不能听。”
朝思暮想 宋 柳永《倾杯乐》词:“朝思暮想,自家空恁添情瘦。”
经史子集 《新唐书·艺文志》:“两都各聚书四部,以甲乙丙丁为次,列经史子集四库。”
强取豪夺 周立波《山乡巨变》下卷:“‘这叫强取豪夺。’谢庆元嘶声地说。”
用心竭力 明·无名氏《破天阵》:“如今圣人招贤纳士,豁达大度,正用你股肱之臣,则要你用心竭力也。”
价值连城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学而时习之 《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疙里疙瘩 清·郭小亭《济公全传》第五回:“滋着一脸的泥,破僧衣,短袖缺领,腰系丝绦,疙里疙瘩,光着两只脚,拖一双破草鞋。”
白日见鬼 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第六卷:“在京师时有语曰:‘吏、勋、封、考,笔头不倒……工、屯、虞、水,白日见鬼。’”
下临无地 唐·王勃《滕王阁序》:“飞阁流丹,下临无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