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不相能的成语故事

拼音jī bù xiāng néng
基本解释积:积久而成的;能:亲善。指一向不和睦。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吴汉传》:“君与刘公积不相能,而信其虚淡,不为之备,终受制矣。”
积不相能的典故
公元23年,更始帝刘玄派刘秀率军同谢躬的军队一起去攻打在邯郸称帝的王郎。刘秀与谢躬向来不合。但刘秀很有心计,表面称赞谢躬,请他配合打仗。谢躬的妻子提醒他要防范刘秀,因为他们长期不友善。刘秀用计杀害了谢躬全家。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积不相能)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殊途同归 | 《周易 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 |
捻神捻鬼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1卷:“婆婆捻神捻鬼的叫噤声!” |
开门见山 | 宋 严羽《沧浪诗话 诗评》:“太白发句,谓之开门见山。” |
径情直遂 | 《歇冠子 著希》:“夫义,节欲而治,礼,反情而辨者也。故君子径情而行也。” |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韩策一》:“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异于牛后?” |
老奸巨猾 | 《宋史·食货志上》:“老奸巨猾;匿身州县;舞法扰民;盖甚至前日。” |
严刑峻法 | 东汉 班固《汉书 丙吉传》:“后遭条狱之诏,吉扞拒大难,不避严刑峻法。” |
回光反照 | 元 杨暹《刘行首》第三折:“阳台雾锁,楚岫云遮,弃死归生,回光返照。” |
明争暗斗 | 冯玉祥《我的生活》:“于是两方明争暗斗,各不相让,一天利害一天,闹成所谓‘府院之争’。” |
临危受命 | 三国 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